
在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的工作中,泗水县构建“防、控、解、治”四维一体的工作机制,为劳动者权益筑牢坚实屏障,激活劳动保障维权与争议处理的协同效能,全力守护劳动者的劳动所得。
一、普法“筑基”,源头防范筑防线
泗水县始终将普法宣传作为保障劳动报酬权益的基础性工作,坚持“预防为先、教育先行”的理念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全方位宣传矩阵。线下常态化开展精准普法活动,深入一线解读政策法规;线上精心打造系列普法内容,将专业法律条款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普及形式。通过定向推送、案例解析等方式,为用工主体和劳动者分别明确权利义务,从思想层面筑牢“不愿欠、不敢欠”的思想防线,推动劳资纠纷在萌芽阶段得到化解。
二、数字“赋能”中祥配资,动态监管早预警
依托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,泗水县为为全县在建项目装上“电子眼”,实现用工情况与薪酬支付的动态追踪。通过数据监测自动识别异常情况,形成精准高效的风险“监测网”。针对预警提示的风险隐患,实行“一事一策、专人跟进”的处置模式,定期调度整改进展,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化解,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防控。
三、高效“破题”,维权服务加速度
针对已发生的劳动报酬争议,泗水县开辟维权服务“绿色通道”,推行“优先接待、优先办理、优先化解”的工作机制,大幅缩短维权流程。深化与司法部门的协同联动,统一争议处理标准,对符合条件的案件适用快速处理程序,切实提升争议解决效率。通过专业化处置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,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,又让劳动者感受到维权温度,确保劳动报酬及时足额兑现。
四、联动“共治”,凝聚合力促长效
保障劳动报酬权益是系统工程,需多方协同发力。泗水县成立专项工作机制,构建“人社牵头、多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”的联动治理格局。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排查行动,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监管;多部门凝聚工作合力,针对复杂疑难案件实行集体研判、联合处置。通过打破部门壁垒、整合资源力量,实现从分散治理向全域协同的转变,着力铲除欠薪滋生土壤,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。
从普法筑基的源头预防,到数字赋能的动态监管,再到高效破题的维权服务和联动共治的长效保障,泗水县通过环环相扣的工作,努力实现劳动报酬权益保障从“事后补救”向“事前预防”、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服务”的转变,为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筑牢了民生保障防线。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